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邓成龙1; 郝青振2; 郭正堂3; 朱日祥4
2019
发表期刊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ISSN1674-7240
卷号49期号:1页码:330-352
其他摘要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关键词第四系 年代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气候地层学 中国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WOS关键词Geology
WOS研究方向Science & Technology
WOS类目GEOLOGY
CSCD记录号CSCD:6411373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21[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专题任务一_子任务一
循证社会科学证据集成
任务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29;;100029;;100049, 中国
2.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29;;100049;;100029, 中国
3.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100029;;100049;;100029;;100101, 中国
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北京;;北京 100029;;100029;;100049,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等. 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9,49(1):330-352.
APA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201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49(1),330-352.
MLA 邓成龙,et al."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9.1(2019):330-35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邓成龙]的文章
[郝青振]的文章
[郭正堂]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邓成龙]的文章
[郝青振]的文章
[郭正堂]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邓成龙]的文章
[郝青振]的文章
[郭正堂]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元出版是什么?

元出版是融合预印本出版、数据出版、结构化信息出版等当前开放出版实践与理念为一体的开放出版新模式,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工作者完全融入的泛在沉浸式开放知识交流机制。

MetaPub团队

  • 关于我们
  • 编委会
  • 审稿专家
  • 编辑部

开放研究

  • 学科领域
  • 入驻期刊
  • 入驻会议
  • 开放数据集

帮助

  • 元作品投稿流程
  • 元作品写作要求
  • 元作品出版声明
  • 元作品出版标准
  • 审稿注意事项
地址: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89号 邮编:610299 电子邮箱:liucj@clas.ac.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3827号